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分梳山羊绒手排长度图板电子扫描仪的术语和定义、校准条件、校准项目与方法及校准结果的表达。本文件适用于分梳山羊绒手排长度图板电子扫描仪的校准。
Title: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Electronic Scanner of Dehairing Cashmere Hand-arranged Length Chart
中国标准分类号:W51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6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1341-2018分梳山羊绒手排长度图板电子扫描仪校准规范》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分梳山羊绒手排长度图板电子扫描仪校准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仪器的校准方法、校准条件以及校准结果的判定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为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了依据。
其中第5.1条明确指出,“校准环境应满足温度(20±2)℃,相对湿度45%~65%”。这一规定是为了保证在稳定的温湿度条件下进行校准,避免因环境因素导致的测量误差。适宜的温湿度不仅能够延长仪器使用寿命,还能提高测量数据的一致性与准确性。
第5.2条提到,“校准前需对设备进行预热,时间不少于30分钟”。这是因为电子扫描仪内部元件需要一定的时间达到热平衡状态,预热可以消除因温度变化引起的漂移现象,从而获得更精确的测量值。
在第5.3条中强调了标准样品的选择标准:“选用具有国家计量认证资质机构提供的标准样品,且其不确定度不大于被检仪器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的三分之一。”这要求所选标准样品具有权威性和高精度,能够真实反映仪器的实际性能,同时标准样品的不确定度要小于被测仪器误差限值的三分之一,这样可以确保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第5.4条具体描述了校准步骤:“首先使用标准样品测试三次,记录每次读数;然后计算三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参考值;最后将参考值与标准样品标称值对比,计算偏差。”这一过程体现了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少偶然误差的原则,并通过对比偏差来评估仪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此外,第5.5条规定了校准周期:“首次投入使用后每半年至少校准一次,正常使用情况下每年至少校准一次。”频繁使用的设备由于受到磨损或老化的影响,其性能可能会发生变化,定期校准有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障仪器始终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综上所述,《DB15/T 1341-2018分梳山羊绒手排长度图板电子扫描仪校准规范》从环境控制到操作流程再到周期管理都给出了详细的指导,对于提升检测质量、维护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