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彩色小麦种子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品种选择、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彩色小麦种子的生产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lored Wheat Seeds in Shando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SAASS 146-2024山东彩色小麦种子生产技术规程》是指导山东地区彩色小麦种子生产的重要规范。本次以“新旧版本中关于种子繁育隔离区设置要求的变化”为主题,深入解析其应用方法。
在旧版标准中,对隔离区的要求较为笼统,仅提出需要设立隔离区,但并未明确规定具体距离。而在新版标准中,这一要求得到了细化:规定了隔离区的最小宽度不得少于30米,并且在不同方向上需根据风向调整具体数值。例如,在主导风向上应适当增加隔离区宽度至50米以上。
这种变化的意义在于更加科学合理地保护彩色小麦品种纯度。通过扩大隔离区范围,可以有效防止外来花粉污染,确保种子质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生产者应当依据当地气象资料确定主导风向,并据此规划隔离区布局。同时,还应注意周围环境因素,如是否存在其他作物种植点等潜在污染源。
此外,在执行该条款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隔离区内不得种植任何可能与彩色小麦杂交授粉的作物;其次,对于已有的邻近地块,可以通过签订协议等方式获得对方配合,共同维护隔离效果;最后,定期巡查隔离区状况,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综上所述,《TSAASS 146-2024》通过细化种子繁育隔离区设置要求,为提高山东地区彩色小麦种子生产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持。生产者应当严格按照新版标准执行相关措施,保障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