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四川省监狱系统在劳动改造方面的基本要求、组织管理、劳动项目、劳动岗位、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及考核评估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各监狱的劳动改造管理工作。
Title:Prison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s - Part 5: Labor Reform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2440.5-2018《监狱管理规范 第5部分:劳动改造》是四川省地方标准,规定了监狱在开展罪犯劳动改造工作中的基本要求。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组织管理方面,标准明确要求监狱应成立劳动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由监狱长担任组长,分管副监狱长任副组长,成员包括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这一体系的建立旨在确保劳动改造工作的领导有力、协调有序。同时,还要求建立健全劳动改造管理制度,如岗位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等,并定期检查制度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其次,关于劳动项目的选择与实施,标准强调要根据罪犯的年龄、身体状况、文化程度等因素合理安排适合的劳动项目。例如,对于年老体弱的罪犯可安排轻体力劳动或手工制作类工作;而对于年轻力壮且有一定技能基础的罪犯,则可以适当增加技术含量较高的生产任务。此外,还需注意避免选择可能引发安全隐患或者环境污染的作业内容。
再者,在劳动现场管理上,标准提出了诸多具体措施。比如,所有参与劳动的人员都必须接受岗前培训,熟悉设备性能及使用方法后才能上岗操作;每个车间或班组至少配备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日常巡查监督;同时还要加强对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物品等重点部位的安全管控,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另外,关于劳动报酬发放问题,标准指出应当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向罪犯支付合理的工资待遇。具体数额可根据实际完成的工作量以及质量考核结果来确定,并且每个月都要按时足额发放给每位劳动者本人。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收入不得用于偿还个人债务或其他非正当用途,而是主要用于改善生活条件和个人储蓄积累。
最后,在教育引导环节中,除了常规的技术技能培训之外,还特别强调了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通过组织专题讲座、观看纪录片等形式让罪犯认识到自身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性,从而激发其改过自新的决心和信心。同时鼓励表现优秀的罪犯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综上所述,《监狱管理规范 第5部分:劳动改造》从多个维度为监狱系统开展科学有效的劳动改造提供了详尽指导,不仅有利于促进罪犯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同时也体现了我国司法体系以人为本的理念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