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养老机构顾客满意度测评的术语和定义、测评原则、测评内容、测评方法、数据分析与评价及改进措施。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养老机构的顾客满意度测评。
Title: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for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 Elderly Care Institu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A1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T 1687-2017养老机构顾客满意度测评规范》是福建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养老机构顾客满意度测评的基本要求、指标体系、测评方法和结果分析等内容。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福建省行政区域内提供养老服务的各类养老机构。这明确了标准的地域适用性,即仅限于福建省内,并且涵盖所有类型的养老机构,包括公办、民办以及混合所有制形式的养老机构。
二、术语和定义
标准给出了“顾客”、“顾客满意度”等核心概念的定义。“顾客”是指接受养老服务的老年人及其家属或监护人,“顾客满意度”则是指顾客对所接受服务的实际感受与期望之间的匹配程度。这些定义为后续测评提供了统一的认识基础。
三、基本要求
养老机构应建立完善的顾客满意度测评制度,确保测评工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这意味着养老机构需要有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保障测评过程的专业性。
四、指标体系
标准提出了一个包含多个维度的指标体系,如服务质量、环境设施、安全管理等方面。每个维度下又有具体的评价项目,比如服务质量可以细化为护理质量、餐饮服务等子项。这样的分级结构有助于全面评估养老机构的服务水平。
五、测评方法
测评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多种方式。其中问卷调查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能够快速收集大量数据;而访谈则能深入了解个别案例的情况。此外,还可以通过现场检查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
六、结果分析
对于测评所得的数据,应当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以得出准确的结果。同时,还应对影响顾客满意度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提高当前的服务质量,也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依据。
七、持续改进
养老机构应将顾客满意度测评作为日常管理的一部分,定期开展此项活动,并根据每次测评的结果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善。这种持续改进机制是保证长期提供优质服务的关键所在。
总之,《DB35/T 1687-2017养老机构顾客满意度测评规范》为养老机构开展顾客满意度测评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帮助其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提升整体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