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干旱半干旱区生态公益林质量等级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等级划分。本文件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区生态公益林的质量等级评价工作。
Title:Evaluation of Quality Grades for Ecological Public Forests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3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1316-2018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公益林质量等级评价的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首先,标准明确了生态公益林的概念和范围。生态公益林是指以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公益性目的为主要目标的森林、林木和灌木林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这类林地对于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在质量等级评价体系中,标准提出了多项指标来综合评定生态公益林的质量。这些指标包括但不限于森林覆盖率、植被盖度、土壤保持能力、水源涵养功能以及生物多样性水平等。每个指标都有相应的评分标准,总分值决定了林地的最终质量等级。
再者,关于监测与评估方法,标准强调了定期监测的重要性,并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来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同时,还规定了不同等级生态公益林应达到的具体养护管理要求,比如病虫害防治措施、抚育间伐频率等。
最后,标准特别指出,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确保评价结果既符合实际又具有指导意义。此外,还鼓励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评价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总之,《DB15/T 1316-2018干旱半干旱区生态公益林质量等级评价》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助于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