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设施甜(辣)椒基质栽培的环境条件、栽培设施、基质选择与消毒、种苗选择与处理、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区域内设施内甜(辣)椒的基质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ubstrate Cultivation of Sweet (Chili) Pepper in Protected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2636-2017设施甜(辣)椒基质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项河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设施甜(辣)椒的基质栽培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选址与设施建设
标准中提到,栽培设施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的地方建造。温室或大棚的建设需考虑保温、通风及光照条件,确保能够满足甜(辣)椒生长的需求。此外,还应配备完善的灌溉系统和排水设施,以防止积水导致根系腐烂。
基质准备
对于基质的选择,标准建议使用经过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珍珠岩、蛭石等材料混合而成的复合基质。要求基质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pH值控制在6.0-7.0之间。在使用前需要对基质进行消毒处理,可以采用蒸汽熏蒸或者化学药剂浸泡的方法,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栽培管理
关于播种育苗,标准指出应在无菌环境中进行,播种深度约为种子直径的两倍,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当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即可移栽定植,定植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种植4-6株。在生长期要定期追肥,氮磷钾的比例通常为1:1:1,并注意补充微量元素如钙镁硼锌等。
病虫害防治
为了有效防控病虫害,标准提倡采用农业措施为主,物理方法为辅,必要时可合理使用高效低毒农药。例如,在棚室内设置黄板诱杀害虫,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害虫数量;同时加强田间巡查,一旦发现病害迹象立即采取措施隔离治疗。
收获与采后处理
甜(辣)椒的最佳收获时期是果实充分膨大但尚未完全成熟的时候。采摘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损伤植株。收获后的甜(辣)椒应及时预冷至10℃左右,并尽快进入冷藏库储存,温度控制在7-9℃,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这样可以延长保鲜期并保证商品质量。
以上内容是对《DB13/T 2636-2017设施甜(辣)椒基质栽培技术规程》中一些关键条款的具体说明,希望能帮助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从而实现优质高效的生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