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细羊毛标准化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羊群管理、饲养管理、疾病防控、剪毛技术及 wool 质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细羊毛的标准化生产和质量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tandardized Production of Fine Wool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4076-2017细羊毛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细羊毛的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界定了“细羊毛”这一概念,即羊毛纤维直径在19.0微米及以下的羊毛。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要求提供了基础依据。
二、品种选择
标准指出,应选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且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细毛羊品种。例如,对于新疆地区,推荐使用新疆细毛羊作为主要品种。这是因为这些品种不仅适应性强,而且能够产出高质量的细羊毛。
三、饲养管理
1. 饲料与营养:标准强调了科学合理的饲喂方案,包括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比例,以确保羊只健康生长。
2. 环境控制:要求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如温度、湿度等,避免极端天气对羊群造成不良影响。
3. 卫生防疫: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处理,保持圈舍清洁卫生,防止疾病传播。
四、剪毛技术
剪毛时间一般安排在春季或秋季,避开炎热夏季,减少应激反应。操作时需注意刀具锋利度,防止损伤皮肤,并尽量一次性完成剪取工作,避免重复操作导致羊毛品质下降。
五、分级与检验
剪下的羊毛需要按照长度、净毛率等因素进行分类整理。每包羊毛的质量不得低于5公斤,且标签上要标明产地、批次号等信息。同时,还规定了抽样比例及检测项目,比如含杂量、含油率等指标。
六、储存运输
储存场所必须干燥通风,远离有害物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雨防晒,轻装轻卸,保证羊毛不受污染。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DB65/T 4076-2017》从源头到成品全过程都做了细致的规定,有助于提升新疆乃至全国范围内细羊毛产业的整体水平。企业和养殖户应当严格遵守该标准,共同促进我国优质羊毛资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