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新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的术语和定义、评估原则、评估程序、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及结果表达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区域内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估工作。
Title:Assessment Specification for Ecosystem Service Functions of Wetlands in Xinjiang
中国标准分类号:Z 7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新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DB65/T 4027-2017)是新疆地区专门用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的地方标准。该标准从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以及结果分析等方面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价值进行了系统性规范,为科学评估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了依据。以下将选取几个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类
标准中明确指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为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持服务四大类。其中:
- 供给服务:包括水资源供给、生物资源供给等。例如,湿地可以提供清洁的淡水资源,同时也是多种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栖息地。
- 调节服务:涉及气候调节、水质净化、洪水调蓄等功能。湿地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来影响区域气候,同时还能有效削减洪峰流量,降低洪水灾害风险。
- 文化服务:体现为休闲娱乐、教育科研等方面的价值。湿地作为重要的自然景观,能够满足人们观光旅游的需求,并且对于开展环境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 支持服务:主要指维持生物多样性、土壤形成与养分循环等基础性生态过程。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许多物种生存繁衍的基础条件。
二、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在构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指标体系时遵循了全面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这意味着所选指标既要涵盖所有类型的服务功能,又要基于可靠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并且便于实际操作执行。具体来说:
- 全面性要求指标体系能够反映湿地生态系统所提供的全部服务内容;
- 科学性强调选用经过验证有效的评估方法;
- 可操作性则注重数据获取渠道畅通及计算方法简单明了。
三、关键评估参数设定
标准对各项服务功能的关键评估参数做出了明确规定。比如:
- 在评估供给服务时,需考虑单位面积湿地年均产水量、单位面积湿地年均产鱼量等因素;
- 对于调节服务而言,则要测定单位面积湿地年均碳固定量、单位面积湿地年均氮去除量等数值;
- 文化服务方面,关注点在于每年访问人数、举办科普活动次数等统计信息;
- 支持服务部分重点考察物种丰富度指数、植被覆盖度百分比等内容。
四、综合价值计算方法
为了得出湿地生态系统整体价值,标准提出了采用加权平均法来进行综合价值计算。首先确定各类服务功能的重要性权重系数,然后根据各单项服务的实际评估结果乘以其对应的权重值后相加得到总价值。这种方法既考虑到了不同服务之间的差异性,又保证了最终结果的客观公正性。
综上所述,《新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DB65/T 4027-2017)不仅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评估框架,还提供了具体的实施指南,对于促进新疆地区湿地保护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