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淡水鱼类主要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的术语和定义、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内淡水鱼类主要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参考。
Title:Norm for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Major Diseases in Freshwater Fish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005-2017《淡水鱼类主要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规范》是江西省地方标准,旨在为淡水鱼类主要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科学、系统的指导。以下将从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对关键内容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标准在范围部分明确了适用对象和调查目的。该标准适用于江西省内淡水鱼类主要疾病流行病学的调查工作,包括草鱼、青鱼、鲢鱼、鳙鱼等常见养殖品种。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掌握疾病的发生规律、传播途径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这表明调查工作不仅是对当前疾病状况的了解,更是为了长远的预防与控制打下基础。
其次,在术语和定义中,标准对“流行病学调查”、“疾病暴发”等核心概念进行了清晰界定。例如,“流行病学调查”被定义为通过系统收集和分析数据,研究疾病在特定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的过程。而“疾病暴发”则指在较短时间内同一地区或养殖场内出现大量相同病例的现象。这些定义有助于统一调查人员的认识,确保调查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再者,关于调查方法,标准提出了多种科学有效的手段。其中包括现场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实验室检测法以及数据分析法。现场观察要求调查人员细致记录发病鱼的外部症状、行为表现等基本信息;问卷调查则需覆盖养殖环境、管理措施等多个方面;实验室检测通过对病原体的分离鉴定来确认病因;数据分析则是综合上述信息,运用统计学方法揭示疾病发生的模式和趋势。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作用,相互结合能够提高调查结果的可靠性。
此外,标准还特别强调了调查报告的撰写要求。一份完整的调查报告应当包含调查背景、目的、方法、结果、讨论和建议六个部分。其中,结果部分需要客观呈现调查发现的数据和图表,讨论部分则要基于结果提出合理的解释,并给出针对性强的改进建议。这样的结构不仅便于阅读理解,也为后续的研究和决策提供了参考。
最后,标准在附录中提供了详细的调查表模板和常用指标计算公式。这些工具极大地方便了实际操作,使得即使是没有丰富经验的调查人员也能按照标准流程高效开展工作。
总之,DB36/T 1005-2017《淡水鱼类主要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规范》是一部兼具理论指导性和实践操作性的技术文件。它不仅规定了调查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还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南和评价体系,对于保障淡水鱼类健康养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