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村地区实施气代煤、电代煤工程后,消防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责任划分、设施配备、日常管理及应急处置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农村地区气代煤、电代煤工程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Title:Rural Gas and Electricity Substitution Fire Safety Management Guidel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C8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2578-2017《农村气代煤电代煤消防安全管理导则》是河北省发布的关于农村能源替代项目(气代煤和电代煤)的消防安全管理技术规范。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河北省行政区域内实施“气代煤”和“电代煤”的农村地区。这明确了标准的地域性和适用对象,确保了农村地区的能源改造工程在消防安全方面有章可循。
二、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对“气代煤”、“电代煤”等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气代煤”是指以天然气代替煤炭作为生活或生产用能的方式;“电代煤”则是指用电能替代煤炭。这些定义为后续条款提供了清晰的概念基础。
三、基本要求
1. 安全距离:农村气代煤设施与建筑物外墙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应不小于5米。这一规定旨在减少燃气泄漏引发火灾的风险。
2. 通风条件:安装点需保证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并配备机械通风装置。目的是防止燃气积聚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
3. 电气线路敷设:电代煤项目中的电线电缆应采用阻燃型材料,并且所有电器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此举可以有效降低电气火灾隐患。
四、施工及验收
1. 施工单位资质:从事农村气代煤电代煤工程的设计、施工企业应当具备相应资质等级。强调了专业性对于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性。
2. 竣工验收:工程完成后需由当地消防部门参与验收,确保各项消防措施落实到位。通过严格的验收程序来确认项目的消防安全性能达标。
五、日常管理
1. 用户培训:定期组织村民开展安全使用知识教育活动,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让使用者了解如何正确操作设备以及遇到紧急情况时采取何种应急措施。
2. 巡查制度:建立日常检查维护机制,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安全隐患。比如定期检查管道是否有老化破损现象,查看开关插座是否松动等问题。
六、应急预案
制定完善的突发事件应对方案,包括但不限于报警流程、疏散路线图等信息公示于显眼位置。一旦发生意外能够迅速有效地组织人员撤离现场,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以上就是DB13/T 2578-2017《农村气代煤电代煤消防安全管理导则》中一些重要的内容及其解释说明。希望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共同促进农村地区清洁能源利用的同时确保消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