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石油库企业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评定指标体系及评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石油库企业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afety Production Rating - Part 4: Oil Depot
中国标准分类号:X8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322.4-2017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4部分:石油库》是一项地方性标准,旨在为北京市的石油库提供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的技术依据。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4.1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与职责
这一部分强调了石油库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要求企业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或指定专人负责安全工作,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明确了各级管理人员在安全生产中的具体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制定和实施安全规章制度、组织安全教育培训、监督安全隐患整改等。
5.1.1 基础设施与设备
对于石油库的基础设施与设备,标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首先,石油库选址需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远离人口密集区和其他敏感设施。其次,储罐区的设计应考虑防火间距、防雷接地系统以及消防通道的设置,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够迅速响应并控制火势蔓延。此外,还规定了储罐、泵房等主要设施必须配备相应的安全附件如呼吸阀、紧急切断装置等,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5.2.1 消防安全措施
消防安全是石油库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标准特别指出,石油库应当配置足够数量且性能良好的灭火器材,并按照规定周期进行检查更换。同时要求安装自动报警系统和喷淋冷却装置,在火灾初期就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防止灾情扩大。另外,还强调了对员工进行消防知识培训的重要性,使其掌握基本的自救互救技能。
6.1 风险评估与隐患排查治理
风险评估与隐患排查治理是持续改进石油库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标准要求企业定期开展全面的风险辨识活动,识别出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关键环节,并据此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此外,还需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过日常巡查、专项检查等多种方式发现潜在问题,及时予以消除或采取临时防护措施直至彻底解决。
附录A(资料性附录)石油库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附录A提供了具体的评分方法来衡量石油库的安全状况。它将评价指标分为多个维度,如安全管理、设施设备、操作规程等方面,并赋予不同权重分值。最终得分越高,则表明该石油库的安全管理水平越好。此部分内容为企业自我评估及外部审核提供了清晰的标准框架。
以上只是对《DB11/T 1322.4-2017》部分内容做了简要概述,实际应用时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深入学习理解各项条款的具体含义及其背后逻辑关系。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