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节水型苗圃的建设原则、选址要求、基础设施建设、灌溉系统设计、水资源管理及运行维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节水型苗圃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Water-Saving Nurser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499-2017《节水型苗圃建设规范》是北京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节水型苗圃的建设和管理。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3.1 苗圃规划与设计
条文内容:苗圃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及水资源状况进行合理规划,确保灌溉系统的高效运行。
解读:这一条强调了在苗圃建设初期就需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因素。通过合理的规划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例如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的植物种类,以及根据土壤类型调整种植密度等措施,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5.2 灌溉系统建设
条文内容:灌溉系统应采用滴灌或微喷灌技术,并配备必要的过滤装置以防止堵塞。
解读:滴灌和微喷灌是目前较为先进的灌溉方式,能够精准地将水分输送到植物根部,减少蒸发损失。同时,安装过滤器可以有效保护灌溉设备免受杂质损害,延长使用寿命,保证灌溉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6.1 水源管理
条文内容:优先使用雨水、再生水作为灌溉水源,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
解读:提倡使用非传统水源如雨水收集系统和城市污水处理后的再生水,不仅有助于节约宝贵的淡水资源,还能减轻对地下水资源的压力。这要求苗圃管理者建立完善的雨水收集设施,并与市政部门协调获取再生水供应。
8.1 日常管理
条文内容:定期检查灌溉设施的工作状态,及时维修损坏部件;根据季节变化调整灌溉频率和水量。
解读:良好的日常维护是保障灌溉系统正常工作的基础。定期检查可以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解决,避免因小失大造成更大损失。此外,根据不同季节植物生长需求灵活调整灌溉计划,既能满足植物生长需要又能进一步节省用水量。
以上几个方面只是该标准中的一部分重要内容,实际应用时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全面贯彻执行,才能真正实现节水型苗圃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