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um)育苗和造林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区域内霸王的育苗及造林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ling Cultivation and Afforestation of Zygophyllum xanthoxylum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霸王是一种适应干旱、盐碱等恶劣环境的乡土树种,在荒漠化治理和生态修复中具有重要作用。《DB15/T 1290-2017 霸王育苗造林技术规程》为霸王苗木培育及造林提供了标准化依据。以下对规程中的关键内容进行深度解读。
一、种子采集与处理
规程规定,种子应在霸王果实成熟期(通常为秋季)及时采收。种子采集后需进行干燥处理,确保含水量低于10%。种子净度应达到85%以上,发芽率不低于60%。特别强调,霸王种子具有硬实特性,播种前需采用机械破损或浓硫酸浸泡法破除种皮,以提高发芽率。
二、育苗技术要点
规程明确育苗基质应选用疏松、通气性好的沙壤土,pH值控制在7.5-8.5之间。播种密度建议每平方米300-400粒,覆土厚度为种子直径的2-3倍。出苗后要及时间苗,保持株距10-15厘米。育苗期间要定期灌溉,但避免积水,灌水量以湿润表层土壤为宜。同时,每月施一次氮磷钾复合肥,浓度控制在0.3%-0.5%。
三、造林技术要求
造林地应选择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上的地区,土壤pH值不超过9.0。造林方式推荐采用穴状整地,穴径和深度均为50厘米。造林密度为每公顷2200-2500株。栽植时要保证苗木根系舒展,回填土要压实,使苗木根颈略高于地面。造林后要立即浇足定根水,并在第一年内进行两次灌溉。
四、后期管理措施
规程指出,霸王造林后第一年要进行三次抚育,分别在4月、6月和8月进行。每次抚育都要清除杂草,适当培土。同时要注意观察病虫害情况,一旦发现应及时采取生物防治或化学防治措施。每年春季要进行一次修剪,去除枯枝、弱枝,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五、特别注意事项
规程特别强调,霸王苗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日晒雨淋,装卸时要轻拿轻放。造林季节最好选择春季或秋季,避开极端天气条件。另外,霸王耐旱性强,但在幼苗期仍需保持适度水分供应,避免过度干旱影响成活率。
本规程为霸王苗木培育和造林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通过严格执行各项技术要求,可有效提高霸王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