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轨道交通领域节能技术的基本要求、设计原则、运营管理和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中的节能技术应用。
Title:Energy Sav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Rail Transit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486-2017《轨道交通节能技术规范》是北京市地方标准,旨在为轨道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提供节能技术指导。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5.1.1 总则
本条文强调了轨道交通系统应遵循国家和地方的节能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能耗。这意味着在任何阶段都必须遵守相关法规,并根据具体条件制定节能策略。
5.2.1 系统规划与设计
在系统规划阶段,应充分考虑线路走向、车站布局等因素对能耗的影响。例如,合理选择列车编组数量可以减少空载运行时的能量消耗;优化车站位置能够缩短乘客步行距离,从而降低整体能源需求。
5.3.1 能源管理体系建设
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对于实现持续改进至关重要。企业需设立专门机构负责能源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制定年度节能目标、定期开展能源审计以及实施节能项目等。
6.1.1 牵引供电系统
牵引供电系统作为耗能大户之一,在设计时应优先选用高效能变压器及变频调速装置。此外,还应注意电缆选型,确保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以减少线路损耗。
6.2.1 空调通风系统
空调通风系统的节能潜力巨大。建议采用变频控制技术调节风机转速;合理设置温湿度设定值;充分利用自然冷源如夜间通风等方式来降低夏季制冷负荷。
6.3.1 照明系统
照明系统的节能主要体现在灯具的选择上。推荐使用LED灯替代传统光源,它们不仅寿命长而且发光效率高。同时也要注意灯具安装位置的设计,避免不必要的光污染。
以上只是部分关键内容的简要说明,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深入分析每个条款的具体要求及其背后逻辑。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定,不仅可以提高轨道交通系统的能效水平,还能促进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