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美国稠李育苗及栽培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美国稠李在青海省内的育苗及栽培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ling Cultivation and Planting of American Chokecherry (Prunus virginiana)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615-2017《美国稠李育苗及栽培技术规程》是青海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对美国稠李的育苗和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规范。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育苗环节,标准强调了种子处理的重要性。规定“种子应在播种前进行层积处理”,具体方法为将种子与湿沙按1:3的比例混合后置于温度为2至5摄氏度的环境中,持续时间不少于90天。这一措施旨在打破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同时,还要求播种时采用条播方式,行距保持在20到30厘米之间,覆土厚度控制在2到3厘米范围内,以确保幼苗能够均匀生长。
对于苗木管理,标准提出了细致的要求。例如,“定植穴直径不得小于80厘米,深度不低于60厘米”,并且定植穴内应填充有机肥与表土混合物作为基肥,用量约为每穴5公斤。此外,在移栽过程中需注意保护根系完整,并及时浇透定根水,促进苗木快速恢复生长。
栽培期间,标准特别关注了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建议每年春季施用氮磷钾复合肥一次,施肥量根据树龄调整;秋季则侧重于增施磷钾肥,增强树木抗寒能力。关于病虫害防控,提倡采用物理、生物等综合措施,如设置诱虫灯、释放天敌昆虫等绿色防控手段,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频率。
另外,标准还明确了不同阶段的修剪原则。幼树期主要去除竞争枝、过密枝,保留主干优势;成年树则注重通风透光条件改善,适当疏剪外围枝条,维持良好冠形结构。
以上内容基于DB63/T 1615-2017中的关键条款展开分析,希望对从事美国稠李种植的相关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