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海棠扦插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整理、插床准备、插穗采集与处理、扦插方法、插后管理、病虫害防治及苗木出圃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范围内海棠属植物的扦插育苗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pagation of Crabapple by Cutt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3332-2017《海棠扦插育苗技术规程》是江苏省地方标准,为海棠扦插育苗提供了系统的技术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插穗选择与处理
标准中规定插穗应选取生长健壮的一年生枝条,长度控制在8至15厘米之间,且每个插穗需保留2到3个芽点。插穗上端剪口要平滑,下端则需削成斜面以增加吸水面积。此外,插穗在扦插前需用生根粉溶液浸泡1至2小时,这有助于提高生根率和缩短生根时间。
扦插基质准备
基质的选择对扦插的成功率至关重要。标准建议使用沙壤土、珍珠岩或蛭石等作为基质材料,并要求基质必须清洁无病虫害。同时,基质需要提前消毒处理,通常采用蒸汽消毒法,温度保持在80℃以上持续30分钟,这样可以有效杀灭病原菌和害虫。
温湿度管理
在扦插后的初期阶段,环境条件直接影响插穗的存活率。标准指出,温室内的温度应维持在20℃至25℃范围内,相对湿度保持在85%左右。如果发现空气过于干燥,可以通过喷雾装置适当增加湿度。另外,在强光照射时,还需采取遮阴措施,避免阳光直射导致插穗失水过多。
养护与管理
扦插后大约4周左右,当插穗开始长出新叶时,可逐渐减少浇水频率,但要确保土壤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待幼苗长至一定高度后,可以适当施加稀薄液肥促进其快速生长。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养护过程中,要定期检查植株是否有病虫害迹象,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治。
通过遵循上述技术要点,能够显著提升海棠扦插育苗的成功率,从而获得高质量的苗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