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龙脑樟扦插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插穗采集与处理、扦插方法、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龙脑樟的扦插育苗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ragon Brain Camphor Cutting Propagation Seedling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958-2017 龙脑樟扦插育苗技术规程》是江西省地方标准,规定了龙脑樟扦插育苗的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龙脑樟的扦插育苗生产,明确了标准的应用领域,确保在江西省范围内从事龙脑樟扦插育苗工作的单位和个人都能遵循统一的技术规范。
二、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对“龙脑樟”、“扦插育苗”等专业术语进行了定义,为后续具体技术要求提供了准确的概念基础。例如,“龙脑樟”被定义为樟科樟属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三、环境条件
要求育苗基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方。土壤pH值宜控制在5.5-7.5之间,确保适宜的生长环境。光照充足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四、插穗采集与处理
插穗需从健康无病虫害的母树上采集,长度一般为10-15厘米,直径0.3-0.8厘米。采集后要立即剪去下部叶片,并用生根粉溶液浸泡3-5秒以促进生根。
五、基质准备
基质应选用疏松透气、保水性强的材料,如珍珠岩、蛭石或沙壤土混合物。使用前需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病原菌感染。
六、扦插方法
将处理好的插穗插入基质中,深度约为插穗长度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行距保持在10-15厘米左右,株距5-10厘米。扦插完成后要浇透水并覆盖薄膜保湿。
七、管理措施
扦插后要加强田间管理,包括定期喷水保持湿度,适时揭膜通风换气,以及及时清除杂草和病弱苗。当幼苗长出新叶时可适当追施稀薄液肥。
八、病虫害防治
注意观察苗床情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物理、生物或化学方法进行防治。提倡采用生态友好型的综合防控措施。
九、苗木出圃
当苗木高度达到20厘米以上,且茎干木质化程度较高时即可出圃定植。起苗时要小心操作,尽量保留完整根系,减少损伤。
十、档案记录
整个育苗过程中的各项数据都要详细记录下来,包括环境条件、插穗来源、管理措施等信息,以便日后查阅和改进工作。
以上是对《DB36/T 958-2017 龙脑樟扦插育苗技术规程》部分关键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