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烤烟有机肥条垛型堆制发酵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烤烟生产中有机肥的堆制发酵过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trip Pile Fermentation of Flue-cured Tobacco Organic Fertiliz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4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T 1194-2017《烤烟有机肥条垛型堆制发酵技术规范》是一项针对烤烟生产中有机肥料制作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原料选择与配比
标准明确指出,用于制作烤烟有机肥的主要原料包括畜禽粪便、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其中,畜禽粪便应为未腐熟的鲜粪,且需经过检测确保无重金属污染及病原微生物超标。原料配比方面,建议按照碳氮比(C/N)25:1至30:1的比例进行混合,以保证最佳发酵效果。
堆制工艺要求
在条垛型堆制过程中,条垛的高度一般控制在1.5米左右,宽度根据场地条件确定但不宜过宽,通常为2米至3米。堆体长度则视实际需要而定。每层堆放后均需压实,并适当喷洒水分,保持物料含水量在50%-60%之间。同时,每隔3天翻堆一次,促进内部空气流通和温度均匀上升。
发酵条件控制
发酵期间,堆温是衡量发酵进程的重要指标之一。初始阶段堆温应迅速升至50℃以上,并维持至少7天,这有助于杀灭病原菌和杂草种子。当堆温下降到45℃以下时可再次翻堆,直至整个发酵周期结束。整个发酵过程约需15-20天完成。
成品质量检验
成品有机肥的质量检验主要包括外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以及生物活性测试三个方面。外观上要求无明显结块现象,颜色呈棕褐色或黑色;化学成分方面需检测总养分含量(N+P2O5+K2O),其值不得低于5%;生物活性测试可通过测定氨化酶活性来评估,活性水平应达到一定标准值。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烤烟有机肥条垛型堆制发酵技术规范》从原料选用到最终产品都制定了严格的操作规程和技术参数,旨在提高肥料质量和使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