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层公共建筑局部装修过程中消防安全管理的总体要求、责任划分、施工前准备、施工过程中的防火措施、电气安全管理、可燃物控制、应急处置及验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高层公共建筑局部装修工程的消防安全管理。
Title:Fire Safety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Partial Renovation of High-rise Public Build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P6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747-2017《高层公共建筑局部装修消防安全管理规范》是天津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加强高层公共建筑局部装修过程中的消防安全管理。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关于施工区域的防火分隔
标准要求在进行局部装修时,施工区域必须与非施工区域有效分隔。具体来说,分隔材料应采用不燃性材料,并确保其耐火极限不低于1.5小时。这一规定的核心在于防止火灾通过施工区域蔓延至其他部位,保障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实际操作中,施工单位需严格检查所用分隔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确保符合国家标准,并且在安装过程中保证密封性良好,避免因缝隙导致烟气扩散。
易燃易爆物品管理
对于施工现场内存放和使用的易燃易爆物品,标准明确规定必须单独设置储存间,并且该储存间的防火等级不得低于二级。此外,储存间内不得有其他可燃物存在,同时应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这表明在局部装修期间,安全管理的重点之一就是控制火源。因此,所有涉及明火作业的工作都应当提前申请许可,并由专人负责监督执行情况。同时,工作人员需接受消防安全培训,熟悉应急预案,在发生紧急状况时能够迅速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应急预案与演练
标准强调了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的重要性。每个参与局部装修项目的单位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应急计划,包括但不限于火灾报警流程、疏散路线图以及救援队伍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且定期组织全体员工参加消防演习,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通过模拟真实场景下的各种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形,可以让每个人都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程度。
总结
综上所述,《高层公共建筑局部装修消防安全管理规范》从多个角度出发,为保障高层公共建筑局部装修期间的消防安全提供了全面指导。无论是施工前准备阶段还是实施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需要被高度重视。只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行事,才能真正实现安全高效的装修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