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棉花枯萎病拮抗细菌防治效果的评价方法,包括试验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评价指标及结果判定。本文件适用于采用拮抗细菌对棉花枯萎病进行生物防治的效果评价。
Title: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Control Effect of Antagonistic Bacteria on Cotton Wilt Disease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以《TWSWXH 009-2024 棉花枯萎病拮抗菌防治效果评价方法》的新旧版本差异为切入点,重点分析“菌株培养条件”这一条文的变化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意义。
在旧版标准中,关于菌株培养条件的规定较为笼统,仅提出需在适宜温度和湿度下进行培养。然而,新版标准对此进行了细化,明确规定了培养温度应控制在28±1℃,相对湿度保持在75%-85%之间,并且要求使用特定的培养基配方。这种变化旨在提高试验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例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按照旧版标准执行,由于缺乏具体的参数设置,不同实验室可能会因环境条件的不同导致实验结果出现偏差。而新版标准通过设定明确的培养条件,能够有效减少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从而更准确地评估拮抗菌的防治效果。
具体应用时,首先需要准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然后将待测拮抗菌接种到培养皿上,置于恒温培养箱内按照规定条件培养。在整个培养期间,要定期检查培养环境是否符合要求,确保实验数据的真实可靠。
通过这样的改进,不仅提升了标准的操作性和科学性,也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更加精确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推动棉花枯萎病防治技术的发展。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