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选址、规划与建设要求,以及生产管理、环境保护和档案记录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建设和管理。
Title:Standards for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Standardized Large-scale Pig Fa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737-2017《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与管理规范》是天津市地方标准,于2017年发布实施。该标准对生猪规模化养殖的场地选择、设施设备配置、饲养管理、卫生防疫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推动生猪养殖业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以下从几个关键部分进行详细解读:
场地选择
标准中明确指出,养殖场应远离居民区、学校、医院等人口密集区域至少500米以上,并且要避开饮用水源保护区和主要交通干道。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及疾病传播的风险,确保周边环境不受影响的同时也保护了养殖动物的健康。
设施设备
对于圈舍的设计,要求做到通风良好、采光充足,并配备自动喂料系统、饮水装置以及粪污处理设施。其中提到“每头育肥猪所需最小面积为1.2平方米”,这不仅考虑到了猪只生长发育的需求,还兼顾了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
饲养管理
在日常管理上强调科学合理的饲喂计划,包括饲料配方设计、投喂次数等细节问题。同时要求定期开展免疫接种工作,建立完整的档案记录,以便追溯每一批次生猪的成长过程及其健康状况。
卫生防疫
关于卫生防疫措施,标准特别强调了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包括但不限于隔离新引进种猪、定期消毒圈舍内外环境、控制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等。此外还规定了废弃物处理方法,比如采用堆肥法或厌氧消化技术将畜禽排泄物转化为有机肥料,从而实现资源化利用。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详细介绍可以看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与管理规范》不仅涵盖了从选址到运营维护全过程的技术指导,而且突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也为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