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吉林省地名地址编码规则及属性结构的内容和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地名地址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交换与应用。
Title:Geographic Name and Address Coding and Attribute Structure Rules of Jilin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L7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吉林省地方标准《DB22/T 2670-2017 地名地址编码与属性结构规则》是一项用于规范吉林省地名地址编码及属性结构的重要技术文件。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该标准明确界定了地名地址编码的适用范围,即适用于吉林省行政区域内的地名地址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交换和应用。这一规定为地名地址编码工作提供了明确的地域界限,确保了数据管理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其次,在编码规则方面,标准指出地名地址编码应采用层次化的编码方式,以体现地理空间的层级关系。例如,城市分为区县,区县下设街道(乡镇),街道(乡镇)再细分至社区(村)。每一级都有对应的编码位数,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编码冲突,同时便于后续的数据管理和查询。
关于属性结构的规定,标准要求地名地址数据集必须包含基本属性项如名称、类型、地理位置坐标等,并且每个属性都需有明确的数据格式和长度限制。比如,名称字段长度不得超过50个字符,而地理坐标则需精确到小数点后六位。这些具体的要求保证了数据质量,使得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交换成为可能。
此外,标准还特别强调了数据的安全性与隐私保护措施。在涉及敏感信息时,应当采取加密或其他安全手段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这不仅符合国家对于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也为实际操作提供了指导依据。
最后,为了促进地名地址编码工作的顺利开展,标准鼓励使用标准化工具软件来进行数据处理,并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通过这样的机制建设,可以持续提升全省范围内地名地址编码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总之,《DB22/T 2670-2017》从多个角度全面规范了吉林省地名地址编码及其属性结构,为构建统一、高效、安全的地名地址信息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