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儿科腰椎穿刺术的技术要求、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本文件适用于医疗机构中进行儿科腰椎穿刺术的操作人员及相关医疗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ediatric Lumbar Punc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C43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2663-2017《儿科腰椎穿刺术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儿科领域腰椎穿刺操作的技术标准。这项标准在保障医疗安全、提高诊疗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标准中明确指出腰椎穿刺术的操作应在具备相应资质的医疗机构内由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关资格认证的医务人员执行。这强调了操作人员的专业性和医疗机构的资质要求,确保了医疗服务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其次,在准备阶段,标准要求对患儿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测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存在颅内压增高风险的患儿,需谨慎评估是否适合进行腰椎穿刺,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此外,还应告知家属手术的目的、过程及可能的风险,获得其知情同意。
再者,关于操作步骤,标准详细规定了定位、消毒、麻醉、进针等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例如,在选择穿刺点时,建议采用L3-L4或L4-L5间隙,避免损伤脊髓;在进针过程中,若遇到阻力突然消失,则表明针尖已进入蛛网膜下腔,此时应缓慢抽取脑脊液并留取样本。同时,整个操作过程应保持无菌状态,防止感染发生。
最后,在术后护理方面,标准强调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有无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出现,并指导家长正确护理伤口,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向主治医生汇报。
综上所述,《儿科腰椎穿刺术技术规范》从术前准备到术后护理都做出了全面细致的规定,为临床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有助于提升儿科腰椎穿刺术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