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有机-无机掺混肥料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有机物料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无机养分制成的有机-无机掺混肥料。
Title:Organic-Inorganic Blended Fertiliz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2657-2017《有机-无机掺混肥料》是吉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有机-无机掺混肥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技术要求
# 1. 外观
产品应为均匀的固体粉末或颗粒,不应有机械杂质。这一要求确保了产品的外观质量,便于用户识别和使用。
# 2. 主要养分含量
- 氮磷钾总养分的质量分数应不低于40%
- 其中有机质的质量分数应不低于15%
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肥料的实际效果,高含量的总养分和有机质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同时改善土壤结构。
# 3. 水分含量
水分含量应不大于2.0%。控制水分含量可以防止肥料在储存过程中结块,保持其物理形态稳定,同时也减少了因水分过多导致的养分流失。
试验方法
# 1. 总养分测定
采用重量法测定氮、磷、钾的含量,并计算总养分。这种方法科学严谨,能准确反映肥料中主要养分的真实含量。
# 2. 有机质测定
通过灼烧法测定有机质含量,即将样品在高温下灼烧去除有机物后称重,与原始样品重量对比得出有机质比例。此方法操作简单且结果可靠。
检验规则
# 1. 组批与抽样
每批产品不超过50吨,随机抽取不少于20袋样品进行检测。这样的抽样方式保证了样本具有代表性,从而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2. 判定规则
当某项指标不符合标准时,允许加倍取样复检不合格项目。若仍不合格,则整批产品判定为不合格。这种规则有助于维护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1. 标志
产品包装上需标明执行标准号、生产许可证号、商标、名称、规格、净重、生产日期等信息。清晰完整的标志有助于消费者了解产品信息并正确使用。
# 2. 包装
采用防潮、防水、耐磨的包装材料,内衬塑料薄膜以避免吸湿。合理的包装设计不仅保护了肥料本身,也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 3. 运输
运输过程中应注意轻装轻卸,避免损坏包装及撒漏。这一步骤对于保持肥料品质至关重要。
# 4. 贮存
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远离火源。良好的贮存条件可有效防止肥料变质,确保其长期有效性。
总之,《有机-无机掺混肥料》标准从多个方面规范了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环节,旨在提高产品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