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半干旱地区玉米膜下滴灌工程规划设计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水源与水质、灌溉制度、工程设计、设备选型及施工要求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半干旱地区玉米种植中膜下滴灌工程的规划设计。
Title:Design Code for Subsurface Drip Irrigation Engineering of Corn in Semi-arid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2642-2017半干旱地区玉米膜下滴灌工程规划设计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半干旱地区玉米种植中采用膜下滴灌技术的工程规划与设计提供指导的标准。以下将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中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规划设计阶段,标准明确要求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以及水资源状况来确定灌溉系统的布局。例如,在第四条中提到,“应结合区域气象资料分析降水分布规律,并据此调整灌溉频率和水量。”这意味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年降水量、蒸发量等因素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合理安排灌溉计划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其次,关于滴灌带的选择与铺设,第五条规定了滴头间距不宜超过30厘米,并且要保证每行作物都能均匀接受到灌溉。此外还强调了铺设时必须紧贴地膜下方,确保水能够直接到达植物根系附近。这不仅有助于减少水分流失,还能有效防止杂草生长,为玉米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再者,在节水节能方面,第七条指出系统运行压力宜控制在0.15至0.2兆帕之间,同时要求定期检查管道是否存在泄漏现象。这一措施旨在降低能耗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另外,第八条建议采用变频调速装置来实现精准供水,这样可以根据不同生育期的需求灵活调节出水量,从而达到最佳灌溉效果。
最后,在维护管理部分,第十一条提出了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的重要性,包括但不限于流量计、压力表等仪器的安装使用情况。通过持续监控各项指标变化趋势,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对策,确保整个灌溉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DB22/T 2642-2017》通过对多个关键环节的具体规定,为我们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半干旱地区玉米膜下滴灌工程规划设计方案。遵循这些原则不仅有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