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海拔高寒地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的设计原则、设计内容、植物选择及配置、施工技术要求和养护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高海拔高寒地区公路边坡的生态防护设计、施工及维护。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cological Protection of Road Slopes in High-altitude and Cold Reg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P43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599-2017《高海拔高寒地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设计规范》是专门针对我国青藏高原及类似高寒高海拔地区的特殊自然环境制定的技术标准。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条文入手,对其核心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3.1 基本规定
此部分强调了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包括安全性、生态性和经济性三者之间的平衡。特别指出在选择植被种类时需考虑其抗寒、耐旱能力,并且要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此外,还要求设计方案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不受破坏。
4.2 边坡稳定性分析
在进行边坡稳定性评估时,必须采用动态监测方法来获取准确的数据。对于可能存在滑坡风险的区域,需要通过数值模拟计算来预测潜在滑动面的位置和范围。同时,还应当考虑到季节性冻融循环对土壤结构的影响,合理设置排水系统以减少水分积聚造成的危害。
5.3 植被恢复措施
植被恢复是该规范的重点之一。建议优先选用本地植物作为绿化材料,因为它们更适应当地环境且易于维护。种植方式上提倡采用穴植法或撒播法,并且要注意控制播种密度,确保每株植物都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另外,在极端寒冷条件下可以考虑使用覆盖物(如稻草帘)来保温保湿。
6.1 材料选择与施工要求
关于建筑材料的选择,规范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例如,用于加固工程的锚杆必须经过防腐处理;铺设于地表的无纺布应当具备良好的透水性和透气性。施工过程中则需要注意天气变化,避免雨季作业导致工程质量下降。同时,还需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定期检查各项指标是否符合标准。
8.2 维护管理
最后,在项目完成后还需要持续关注边坡的状态。建立长期观测机制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维护工作主要包括修剪过密的枝叶、清理堆积物以及补充缺失的植被等。此外,还应该加强对公众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大家保护自然景观意识。
以上是对DB63/T 1599-2017中部分内容的深入剖析。希望这些信息能为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