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纱线纤维线密度的试验方法,包括术语和定义、原理、仪器设备、试样制备、试验步骤、结果计算及精度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各类纺织用纱线纤维线密度的测定。
Title:Test Method for Fiber Linear Density of Yarn
中国标准分类号:W51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8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2048-2017《纱线 纤维线密度试验方法》是一项广东省地方标准,用于规范纱线纤维线密度的测定。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标准适用于各类纺织用纱线的纤维线密度测定。这包括棉、毛、丝、麻以及化学纤维制成的单纱和股线。
2. 术语和定义:
- 纤维线密度:指单位长度内纤维的质量,通常以公支(tex)表示。
- 公支:每1000米长的纤维或纱线所具有的克数。
3. 试验条件:
- 温度:应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试验,一般为温度20℃±2℃,相对湿度65%±3%。
- 样品处理:样品需在规定的温湿度环境下预调湿至少24小时。
4. 仪器设备:
- 天平:精度应达到0.001g。
- 测长器:最小分度值不超过1mm。
- 其他辅助工具如卷绕器等也需满足相应精度要求。
5. 试样制备:
- 取样时应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 对于长丝纱,直接从整筒上抽取足够长度;短纤维纱则需要通过特定方法制得。
6. 测试步骤:
- 将已知长度的纱线称重,并记录数据。
- 计算公式为:纤维线密度 = (纱线重量 / 纱线长度)× 1000。
- 每个样本至少重复三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7. 结果表示与报告:
- 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 报告内容应包含测试日期、环境条件、使用的仪器型号及编号等信息。
8. 精密度与偏差控制:
- 不同实验室间的结果差异不得超过±5%。
- 同一实验室内的多次测量偏差也不得超过±3%。
以上是对DB44/T 2048-2017标准中关键部分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测量准确性和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