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槟榔干果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级、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新鲜槟榔果实为原料,经传统工艺加工制成的槟榔干果产品。
Title:Parecha Dried Fruit Grade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2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6T 436-2017是海南省关于槟榔干果等级规格的地方标准,该标准对槟榔干果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检验方法、判定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分类
标准将槟榔干果分为三个等级:一级品、二级品和三级品。每个等级都有其特定的质量要求,这有助于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并且便于商家在交易过程中有统一的标准可依。
要求
对于感官指标,包括色泽、气味、形状等均有明确规定。例如,一级品要求颜色均匀一致,无明显杂质;气味纯正,无异味;形状完整,大小均匀。这些细致的规定确保了产品的外观质量符合市场期望。
在理化指标上,水分含量不得超过一定限度,具体数值根据不同等级有所差异。此外,还规定了其他必要的化学成分指标,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
卫生指标方面,则严格控制了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的含量,确保产品对人体健康无害。
检验方法
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标准提供了详细的检验步骤和技术手段。比如,通过目测法检查外观是否符合要求;采用称重设备精确测量水分含量;使用专业仪器测定相关化学成分等。
判定规则
当某一批次的槟榔干果经过检验后,如果所有项目均达到相应等级的要求,则判定为合格;若有一项或多项不符合,则需重新取样复检,直至全部达标为止。这一过程体现了严谨的态度,保障了产品质量。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这部分内容强调了如何正确标识产品信息,合理包装防止损坏,并在运输与储存过程中采取适当措施避免污染变质。这对于维护商品价值至关重要。
总之,《DB46T 436-2017槟榔干果等级规格》为海南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槟榔干果生产和销售提供了一个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促进了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