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豇豆病虫害防治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原则、主要病虫害种类及识别、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范围内豇豆种植中的病虫害防治。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isease and Pest Control of Yardlong Bea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6/T 427-2017豇豆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是一项针对海南省豇豆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在豇豆栽培管理方面,标准强调了选用抗病品种的重要性,并提倡采用轮作制度以减少病原菌积累。同时要求合理密植,确保通风透光条件良好,这有助于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害发生几率。对于灌溉方式也有明确规定,提倡使用滴灌或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避免大水漫灌造成土壤过湿。
在病虫害预测预报上,标准指出要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定期巡查田间情况,及时发现潜在问题。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对于化学农药的使用,标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必须选择高效低毒的农药产品,严格按照说明书剂量施用,不得随意加大浓度。并且要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防止产生抗药性。
此外,标准还特别提到生物防治手段的应用,鼓励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制剂等方式控制害虫数量。同时提倡通过物理方法如黄板诱杀蚜虫、银膜覆盖驱避蓟马等绿色防控措施来减少化学农药依赖。
最后,在安全间隔期管理方面,标准明确指出收获前必须遵守规定的安全间隔时间,确保农产品残留符合国家标准。整个生产过程应当记录完整,包括用药种类、次数、时间等信息,以便追溯和监督。
这些规定旨在保障豇豆质量安全的同时,也保护生态环境免受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