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及消防保卫的防护设施相关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及拆除工程的施工现场防护设施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ite - Safety Protection, Site Appearance, Health and Fire Prevention Standards - Part 2: Protective Facili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4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469.2-2017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及消防保卫标准》第二部分关于防护设施的规定,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提供了具体的技术依据。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临边防护
根据标准第5.1.1条,对于高度超过2米的临边作业,必须设置防护栏杆。防护栏杆应由上下两道横杆及立柱组成,上横杆离地高度不应低于1.2米,下横杆离地高度宜为0.6米。此规定旨在防止人员或物体坠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在实际操作中,施工单位需严格按照该要求安装防护栏杆,并定期检查其牢固性和完整性。
二、洞口防护
标准第5.2.1条规定,洞口作业时应采取盖板覆盖或其他防护措施。盖板应能承受不小于1kN的集中荷载,并且表面应有防滑措施。此外,当洞口短边长度大于1500毫米时,还需在洞口四周设置不低于1.2米高的防护栏杆,并加装安全网。这一条款强调了洞口防护的重要性,避免因疏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电梯井口防护
按照第5.3.1条的要求,电梯井口必须设置固定的防护门或防护栏杆,且防护设施的高度不得低于1.8米。同时,每层楼板与升降机架体之间的间隙也必须封闭严密,以防止坠物伤人。此规定有助于保障电梯安装及维护期间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四、脚手架防护
标准第6章专门针对脚手架提出了多项安全要求。例如,脚手架外侧全立面连续设置密目式安全立网,网目密度不低于2000目/100cm²;作业层脚手板应满铺、稳定铺设;架体与建筑物之间每隔三层或不大于10m应设置一道水平防护层等。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减少高空坠落风险,提高整体结构稳定性。
五、模板支撑系统
第7章指出,模板支撑系统在搭设前需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经过审批。支撑体系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刚度,基础坚实可靠,立杆底部应垫设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板或钢板。另外,支撑系统周围应设置排水沟,防止积水影响结构稳定性。此部分规范了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流程和技术参数,有助于预防坍塌事故。
综上所述,《DB11/T 1469.2-2017》第二部分通过明确各类防护设施的设计、安装和使用要求,为建筑行业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指南。各相关单位应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切实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