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用机井智能计量设施远程监测和评价的技术要求、功能要求、数据传输及安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农用机井智能计量设施的远程监测系统设计、建设和评价。
Title:Specification for Intelligent Measurement Facilit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 Wells - Part 3: Remote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72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468.3-2017农用机井智能计量设施规范 第3部分:远程监测和评价》是一项关于农用机井智能化管理的重要地方标准,该标准从技术要求、功能实现到运行维护等方面对农用机井的远程监测和评价做出了明确规定。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技术要求
5.1 设备安装
设备应安装在便于操作与维护的位置,并确保安装环境干燥、通风良好,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侵袭。这一规定旨在保障设备长期稳定运行,防止因恶劣环境导致设备故障或性能下降。
5.2 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频率不低于每小时一次,且需涵盖用水量、用电量等基本信息。同时要求采集的数据具有唯一性和准确性,以便为后续分析提供可靠依据。这不仅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也为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合理分配奠定了基础。
5.3 网络通信
网络通信方式可采用GPRS、CDMA等多种形式,但必须满足实时性、安全性及稳定性要求。此外,还应对通信协议进行统一规范,确保不同品牌、型号的设备能够互联互通。通过明确通信标准,可以有效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提高整个系统的协同效率。
功能实现
6.1 远程监控
系统需具备远程监控能力,包括但不限于用水量统计、异常报警等功能。当检测到用水量超出设定阈值或者出现其他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发出警报并记录相关信息。这种预警机制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风险,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损失扩大。
6.2 数据存储与传输
所有采集到的数据均需保存至少两年时间,并定期上传至数据中心。上传过程中要加密处理,防止数据泄露。数据存储期限的规定有利于追溯历史数据,而加密传输则保障了敏感信息的安全性。
6.3 用户权限管理
建立完善的用户权限管理体系,根据使用者的角色分配相应的访问权限。例如管理员拥有最高权限,普通用户只能查看自身相关的数据。这样既能满足不同层级的需求,又能有效控制非授权访问带来的安全隐患。
运行维护
7.1 定期巡检
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立即维修。建议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全面巡检工作,重点检查供电线路是否正常、传感器工作状态是否良好等内容。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关键所在。
7.2 软件更新
保持软件版本最新状态,定期检查是否有新版本发布,并按照官方指导完成升级操作。软件更新通常包含漏洞修复、性能优化等内容,有助于提升系统的整体表现。
7.3 培训指导
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设备。只有掌握了足够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发挥设备的作用,同时也减少了误操作引发的问题。
综上所述,《DB11/T 1468.3-2017》从多个维度规范了农用机井智能计量设施的设计、实施以及后期管理流程,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各相关单位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共同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