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谷子种传病害绿色控制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谷子种植过程中种传病害的绿色防控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 Control of Seed-borne Diseases in Foxtail Mille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HBCIA 018-2023《谷子种传病害绿色控制技术规程》相较于旧版标准,在病害防控措施上更加细化和科学。本文将聚焦于“种子处理”这一关键环节的新老版本差异,特别是新标准中对种子预处理的具体要求及其应用方法。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种子处理的要求较为笼统,仅提到需要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病害传播风险。然而,THBCIA 018-2023则明确规定了种子预处理的具体步骤和技术参数。例如,新标准强调使用温汤浸种的方法,即将种子浸泡于52℃的温水中持续10分钟,随后迅速冷却至室温。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能有效杀灭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原菌,还能保持种子活力不受损害。
具体操作时,首先准备足够量的干净容器,并确保温水温度准确无误。然后按照种子与水的比例(通常为1:3)将种子放入温水中,同时不断搅拌以保证均匀受热。完成浸种后,立即将种子捞出并摊开晾干,避免直接日晒导致损伤。此外,在整个过程中还需注意环境卫生,防止二次污染。
通过采用上述方法,可以显著降低谷子种植初期因种传病害引起的损失,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因此,严格按照THBCIA 018-2023的规定执行种子预处理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