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绵羊肺腺瘤病毒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技术的原理、试剂与材料、仪器设备、操作步骤、结果判定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绵羊肺腺瘤病毒的实验室检测和诊断。
Title:Detection Technology of Sheep Pulmonary Adenoma Virus by Double Antibody Sandwich ELISA - DB15T 1238-2017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1238-2017《绵羊肺腺瘤病毒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技术》是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用于规范绵羊肺腺瘤病毒(Ovine Pulmonary Adenocarcinoma Virus,OPV)的检测方法。以下对标准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标准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以绵羊为对象,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技术检测OPV感染情况。这表明该方法主要针对绵羊群体,且通过特定的免疫学技术来判断是否感染了OPV。
技术原理
标准中提到双抗体夹心ELISA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特异性抗体捕捉样本中的抗原,并通过酶标二抗与底物反应显色来判断结果。这一过程确保了检测的高度特异性和灵敏度,能够有效区分目标抗原与其他非特异性物质。
样品采集与处理
样品采集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通常使用血液或组织液作为样本来源。样本需尽快送检并妥善保存于低温环境中以防降解。处理时应注意避免污染和样本变性,以保证检测准确性。
试剂要求
标准明确了所需试剂包括包被抗体、酶标二抗以及显色剂等,并强调所有试剂均需符合相关质量控制标准。此外,对于试剂的有效期也有明确规定,确保实验过程中使用的试剂处于最佳状态。
操作步骤详解
1. 准备阶段:按照说明书正确配置试剂,并预热仪器至适宜温度。
2. 加样:将处理好的样本加入到已包被好抗体的微孔板中。
3. 孵育:在设定条件下进行初次孵育,使抗原与抗体充分结合。
4. 洗涤:去除未结合成分,重复多次以提高特异性。
5. 二次孵育:加入酶标二抗继续孵育。
6. 显色:添加底物后观察颜色变化。
7. 终止反应:加入终止液停止酶促反应。
8. 读取数据: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值。
结果分析
根据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的数据,计算样品的相对吸光值。若样品的吸光值高于阈值,则判定为阳性;反之则为阴性。同时还需要考虑背景噪声等因素的影响。
质量控制
为了保证检测结果可靠,必须定期校准设备并对整个流程实施严格的质量监控。包括但不限于试剂批号一致性检查、人员培训考核以及定期开展室内质控和室间比对活动。
注意事项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注意避免交叉污染、合理安排检测批次以及及时更新参考物质等内容。此外,在遇到异常结果时应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
以上是对DB15/T 1238-2017标准中关键部分所做的深入解析,希望可以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项重要的检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