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林下草本花卉槽式育苗的术语和定义、育苗场地选择、育苗槽制作、基质配制、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林下草本花卉的槽式育苗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rough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Understory Herbaceous Flow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2535-2017《林下草本花卉槽式育苗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林下草本花卉育苗的技术标准,该标准从育苗环境、设施设备到具体操作流程都进行了规范。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环境条件要求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育苗环境的基本要求:温度应保持在15℃至25℃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60%-80%范围内。光照强度建议维持在15000-25000勒克斯(lux),并强调需要有良好的通风系统以确保空气流通。这些参数的设定是基于草本花卉生长的最佳生理需求,有助于提高幼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设施与设备
关于育苗设施,标准指出必须使用专用的槽式育苗床,其宽度一般为1米左右,长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但不宜超过10米。槽底需铺设防渗膜防止水分流失,并配备自动灌溉系统。此外,还应安装遮阳网或保温帘来调节光照强度和温度。设备方面,除了基本的播种机外,还需准备喷雾器、温度计等辅助工具,以保证日常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播种与管理
在播种环节,标准特别强调种子处理的重要性。首先要求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采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15分钟的方法;其次,在播种前要将基质充分湿润,然后按照规定的行距均匀撒播种子,覆土厚度约为种子直径的2-3倍。对于后期管理,包括定期检查土壤湿度、适时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也作了详尽说明。例如,当发现叶片出现黄化现象时,应及时追施氮肥;若遭遇蚜虫侵害,则可以选用生物农药进行喷洒。
成品质量检测
最后,在成品质量检测部分,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株高、茎粗、叶片数等形态学特征,以及根系发育状况、叶片颜色等生理特性。同时,还设置了最低合格标准,如株高不得低于10厘米,主根长度不少于5厘米等。通过这样的量化评价体系,能够有效评估育苗效果,为后续栽培提供可靠依据。
综上所述,《林下草本花卉槽式育苗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育苗环境到成品检测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而且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操作指南,对于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