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燕麦免秋耕晚播蓄沙固土耕作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干旱半干旱地区燕麦种植过程中采用免秋耕晚播蓄沙固土耕作技术的生产实践。
Title:Oat No-till Autumn Fallow Late Sowing Sand-storage and Soil-conservation 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2449-2017《燕麦免秋耕晚播蓄沙固土耕作技术规程》是一项针对河北省特定区域的农业技术规范,旨在通过优化耕作方式实现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以下将对规程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解读。
范围与适用区域
该标准适用于河北省燕山地区海拔800米以上、坡度在15°至25°之间的丘陵地带。这些地区的土壤侵蚀问题较为严重,因此需要采取特殊的耕作措施来减少水土流失。
免秋耕技术要点
免秋耕是指在秋季不进行传统意义上的翻地作业,而是保留上一年度作物残留物覆盖地面。这一做法可以有效减少风蚀和水蚀,同时为春季播种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具体要求包括:
- 保留作物秸秆或残茬覆盖率达到60%以上。
- 秋季清理田间杂草时避免过度破坏地表结构。
晚播时间确定
为了适应当地气候特点并充分利用降水资源,推荐的最佳播种时间为每年的5月10日至5月20日之间。晚播能够避开早春低温冻害风险,并且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及幼苗成活率。
蓄沙固土措施
为增强土地抗冲刷能力,在实施上述耕作方式的同时还需配合以下几点:
- 设置梯田或水平沟渠以拦截雨水径流;
- 在坡顶种植防护林带作为屏障;
- 使用有机肥料改善土壤肥力,促进植被生长。
施肥管理建议
合理施肥对于保证燕麦产量至关重要。规程提出应根据土壤测试结果调整氮磷钾比例,并优先采用缓释型复合肥料。此外还强调了基肥施用量占总肥量70%左右的原则。
病虫害防治策略
鉴于该区域生态脆弱性较高,在病虫害防控方面更倾向于采用生物防治手段如释放天敌昆虫等绿色方法。化学农药仅限于必要情况下使用,并严格控制用量。
以上是对DB13/T 2449-2017中一些核心条款的具体说明。通过遵循这些指导原则,不仅可以有效遏制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还能促进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