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草莓集约化穴盘育苗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育苗设施与设备、基质准备、种苗选择、播种技术、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草莓集约化穴盘育苗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ensive Tray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Strawberr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2438-2017《草莓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地方标准,主要规范了草莓穴盘育苗的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育苗环境条件
标准规定了育苗场地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光照和保温性能。具体要求包括:育苗室温度控制在15℃至25℃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60%到80%,并确保每天有8小时以上的散射光照射。这些条件能够保证草莓幼苗健康生长,避免病害发生。
二、基质选择与处理
选用疏松透气且保水性强的基质非常重要。推荐使用草炭土、珍珠岩和蛭石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复合基质,并经过消毒处理以防止病原菌传播。同时强调了基质pH值应在5.5至6.5范围内,利于草莓根系吸收养分。
三、品种选择
根据市场需求及当地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的草莓品种至关重要。标准建议优先考虑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早熟或中熟品种,并对种苗质量提出了明确要求,如无病虫害、叶片完整等。
四、播种与管理
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预处理,比如温汤浸种或药剂拌种来提高发芽率。播种时要均匀撒播于穴盘孔内,覆土厚度约为种子直径的两倍。出苗后要及时检查并去除弱苗、杂苗,合理调整间距促进通风透光。
五、肥水管理
在整个育苗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施加肥料和水分。初期以氮肥为主促进茎叶生长,中期增加磷钾肥比例增强抗性,后期减少施肥量以免影响花芽分化。浇水遵循“见干见湿”原则,避免积水造成烂根现象。
六、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在整个育苗期间密切观察植株状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措施。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如黄板诱杀)、生物方法(如释放天敌)以及化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防控。
七、起苗与运输
当草莓幼苗达到预定规格后即可准备起苗。起苗时要注意保护根系不受损伤,装箱时要整齐摆放并且适当留空隙便于呼吸。长途运输时还需注意遮阳保湿措施以防失水萎蔫。
以上就是DB13/T 2438-2017《草莓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规程》中一些关键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