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五氧化二钒中砷含量的测定方法——原子荧光光度法。本文件适用于五氧化二钒产品中砷含量的测定。
Title:Vanadium Pentoxide - Determination of Arsenic Content -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G12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2473-2017《五氧化二钒 砷含量测定 原子荧光光度法》是一项河北省地方标准,用于指导五氧化二钒中砷含量的测定。以下是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以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五氧化二钒中砷含量的分析工作。明确了适用范围为五氧化二钒样品,并且采用的是原子荧光光度法这一特定技术。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引用了GB/T 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确保实验用水的质量符合要求。此外还引用了GB/T 15453硫化物、硫酸盐和氯化物的测定方法,这些方法对于理解样品前处理过程中的化学反应至关重要。
方法原理
原子荧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将样品溶液引入原子化器,在高温下使样品原子化,然后利用砷原子对特定波长光的选择性吸收来定量分析砷元素的含量。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特点。
试剂和材料
标准规定了所使用的试剂纯度要求以及所需材料的具体规格。例如,实验用水必须达到GB/T 6682规定的三级水标准;使用的试剂如硝酸、氢氟酸等需满足相应级别的纯度要求。此外,还特别强调了对玻璃器皿的清洗步骤,以避免污染影响结果准确性。
仪器设备
提到的主要仪器包括原子荧光光度计及其配套附件(如雾化器、燃烧头等),并给出了详细的仪器参数设置建议,比如光源强度、检测器增益等关键参数的选择依据。
分析步骤
详细描述了从样品制备到最终测量的一系列操作流程:
1. 样品溶解:按照一定比例加入适当的酸进行溶解。
2. 预处理:可能需要进行蒸馏或萃取等预处理步骤以去除干扰物质。
3. 测定条件优化: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仪器的工作条件。
4. 标准曲线绘制: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建立标准曲线。
5. 样品测定:将处理好的样品注入仪器中进行测量。
6. 数据处理与计算:基于测得的数据计算出样品中砷的实际含量。
结果表示与报告
要求最终的结果应精确至小数点后两位,并给出不确定度估计值。同时指出当重复性条件下所得结果之间的差异不应超过平均值的10%。
以上是对DB13/T 2473-2017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