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种鸡场鸡白痢净化的技术要求、检测方法、净化程序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种鸡场鸡白痢的净化工作。
Title:Purific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owl Typhoid in Breeding Chicken Fa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718-2017《种鸡场鸡白痢净化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种鸡场对鸡白痢的防控和净化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场址选择与布局
标准要求种鸡场应远离居民区、工业区和其他养殖场至少1000米以上,并且要位于上风向或地势较高处。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外界污染源影响场内环境,同时也减少了疾病传播的风险。
鸡群健康管理
对于种鸡群的健康管理,标准强调了定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其中包括每周一次的临床观察以及每月一次的实验室检测。特别提到要使用血清学方法如平板凝集试验(PAT)来筛查鸡白痢病原沙门氏菌的存在。
卫生防疫措施
在卫生防疫方面,标准规定了严格的消毒程序。进入生产区的所有人员必须经过淋浴更衣并更换专用鞋帽;车辆需经严格清洗消毒后方可进入场区;同时要求对鸡舍内外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处理,特别是饮水系统和饲料槽等易藏污纳垢的地方。
疫苗接种计划
为有效预防鸡白痢的发生,标准建议制定科学合理的疫苗接种方案。通常情况下,雏鸡应在7日龄时初次免疫,并在4周后再加强一次。此外还鼓励采用活载体疫苗技术以提高免疫力持续时间。
污染物管理
关于污染物管理,标准指出所有废弃物包括粪便、垫料及死亡鸡只都必须妥善处置。推荐采用高温堆肥法将这些废物转化为有机肥料,既实现了资源化利用又能彻底杀灭病原微生物。
记录档案建立
最后,标准还特别强调了记录档案的重要性。要求种鸡场详细记录每次健康检查结果、疫苗接种情况、消毒作业详情等内容,并保存至少两年以便日后查阅。
通过遵循上述各项规定,可以有效地控制鸡白痢的发生率,保障种鸡群的整体健康水平,从而提升蛋品质量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