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一氧化碳中杂质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包括样品处理、仪器条件和数据分析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一氧化碳气体中杂质含量的定量分析。
Title:Determination of Impurity Content in Carbon Monoxide - Gas Chromatography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X7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T 1625-2016《一氧化碳中杂质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是一项福建省地方标准,用于指导一氧化碳气体中杂质成分的定量分析。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深入解读:
范围与适用对象
标准适用于工业生产中一氧化碳气体中微量杂质如甲烷、二氧化碳、氧气等的测定。这些杂质的存在会影响一氧化碳的纯度和使用效果。
方法原理
本方法基于气相色谱技术,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实现分离。通过检测器记录各组分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来定性和定量分析。
样品准备
样品应采用洁净干燥的钢瓶储存,并确保密封良好以防止外界污染。取样时需注意避免引入水分或其它污染物。
分析条件
1. 色谱柱:推荐使用填充有特定类型固定相的毛细管柱。
2. 载气:通常选用高纯氮气作为载气。
3. 进样系统:可采用自动进样器提高精度。
4. 温度设置:包括进样口、柱箱及检测器的温度控制参数。
数据处理
利用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主要包括基线校正、峰识别以及积分计算等步骤。最终得到各杂质组分的浓度值。
结果报告
测试结果应当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并注明单位(如μL/L)。同时还需要记录实验条件、仪器型号等相关信息以便复现。
注意事项
-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程;
- 定期检查设备性能,确保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 对于新安装或维修后的仪器,在正式使用前应进行必要的校准验证。
以上就是关于DB35/T 1625-2016标准中关于一氧化碳中杂质含量测定部分的重要内容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