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肉兔规模化养殖的场址选择、兔舍建筑、品种选择、饲料与营养、饲养管理、卫生防疫和档案记录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肉兔的规模化养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Large-scale Meat Rabbit Breed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1408-2017肉兔规模化养殖技术规程》是一项河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肉兔的规模化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选址与布局
标准要求养殖场应选择地势较高、干燥、排水良好的地方,远离居民区、工业区及主要交通干道至少500米以上。场区内应合理分区,包括生产区、生活管理区、废弃物处理区等,并确保各区域之间有适当的隔离措施。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外界环境对养殖活动的影响,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二、设施设备
规定了兔舍的设计应符合保温、通风、防潮的要求,同时配备自动饮水系统、饲料投喂装置以及粪便清理系统等现代化设施。这些设施不仅能够改善肉兔的生活条件,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成本。
三、品种选择与引种
强调要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合本地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并且在引进新品种时需经过严格检疫程序,防止病原体传入。此外还提到要建立完善的系谱档案,记录每只兔子的基本信息如出生日期、父母情况等,这对于后续繁殖管理和遗传改良非常重要。
四、饲养管理
明确了不同生长阶段(仔兔、幼兔、育肥兔)所需的营养配比及饲喂次数,同时指出要定期检查饲料质量,避免使用霉变或含有有害物质的原料。另外还特别提到要加强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状况,比如食欲减退、精神萎靡等情况可能是疾病的早期信号。
五、疫病防控
提出了建立健全免疫接种制度的重要性,按照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计划,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同时要求做好环境卫生消毒工作,定期清理兔舍内外垃圾污物,保持空气清新流通。此外还建议储备必要的急救药品器材,以便应对突发状况。
六、环境保护
最后部分指出了规模化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应当得到有效处理,不得随意排放造成环境污染。提倡采用生物发酵床等生态友好型技术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促进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DB41/T 1408-2017肉兔规模化养殖技术规程》从多个方面为肉兔养殖提供了全面指导,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养殖户们在实际应用时需要结合自身具体情况灵活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