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林木及观赏植物品种审定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审定程序和结果判定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林木及观赏植物新品种的选育、审定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Forest Tree and Ornamental Plant Variety Approval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508-2017 林木及观赏植物品种审定技术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为北京市林木和观赏植物新品种的选育、试验、审定和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品种命名原则
标准明确指出,林木及观赏植物的新品种命名应遵循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的相关规定,确保名称的独特性和稳定性。这不仅有助于避免混淆,还能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在实际操作中,申请者需提交详细的命名理由说明,并由专业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方可正式使用。
区域适应性试验
区域适应性试验是品种审定的重要环节之一。根据标准要求,不同类型的植物需要在至少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生态区域内开展连续两年以上的田间试验。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新品种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生长表现、抗逆性以及经济价值等综合特性。例如,在北京地区,由于气候干燥且温差较大,因此对耐旱性和抗寒性的考察尤为重要。
质量控制指标体系
为了保证审定工作的客观公正,标准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形态特征描述、生理生化参数测定、病虫害发生率统计等多个方面。这些指标共同构成了评价一个新品种是否符合审定条件的基础框架。此外,还特别强调了数据采集过程中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要求所有记录必须有据可查,并定期接受第三方机构的监督审查。
可持续发展考量
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DB11/T 508-2017》也加入了更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一方面鼓励采用绿色高效的栽培技术减少资源消耗;另一方面则注重保护本地物种多样性,防止外来入侵种危害生态系统平衡。同时,还提倡建立长期监测机制跟踪已推广品种的表现情况,以便及时调整管理策略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以上只是对该标准部分内容做了简要概述,实际上它涵盖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维护全过程所需考虑的所有重要因素。希望上述信息能够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宝贵的技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