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建设工程临建房屋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性能等级、设计、制作与安装、验收、使用与维护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设工程中使用的临建房屋。
Title:Technical Standard for Temporary Construction Houses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建设工程临建房屋技术标准》(DB11/693-2017)是北京市针对临时性建筑制定的重要规范,为确保临建房屋的安全性和功能性提供了技术指导。以下将对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材料选择方面,标准明确要求所有用于临建房屋的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并且具备阻燃性能。例如,第4.1.3条规定了建筑材料应达到B1级以上的燃烧性能等级,这直接关系到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控制。
其次,在结构设计上,标准强调了安全性与实用性并重的原则。如第5.2.4条指出,当建筑物层数超过两层或高度大于6米时,必须采用钢结构体系,以增强整体稳定性。同时,还规定了荷载计算方法以及抗震措施的具体要求。
再者,关于施工安装环节,标准提出了严格的质量管控流程。根据第6.1.5条内容,施工单位需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精确放线定位,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此外,对于拼装式活动房,还需特别注意连接件的紧固程度及防水处理效果。
最后,在使用维护阶段,标准也给出了相应建议。比如第8.3.2条提到定期检查墙体裂缝、屋面渗漏等情况,并及时修复损坏部位;另外还鼓励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对临建房屋状态的实时监控。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临建房屋技术标准》不仅涵盖了从规划到拆除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而且充分考虑了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问题,对于保障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