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獭兔规模养殖场的场址选择、布局规划、建筑要求、设施设备、环境卫生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范围内獭兔规模养殖场的建设和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Mink Rabbit Large-scale Farm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獭兔规模养殖场建设规范》(DB63/T 1590-2017)是青海省针对獭兔养殖行业制定的一项地方性技术标准。这项标准从场址选择、场区布局到设施设备等多个方面对獭兔养殖场的规范化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保障獭兔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率。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场址选择方面,标准明确指出养殖场应位于地势较高、干燥且背风向阳的位置,同时要远离居民区、工业区以及主要交通干道至少500米以上,以减少外界污染和疾病传播的风险。此外,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并具备稳定的电力供应。这些规定确保了獭兔生活环境的安全与舒适,为其健康成长提供了基础保障。
其次,关于场区布局,标准强调功能分区合理化。主要包括生产区、生活管理区、废弃物处理区等三大区域,并且要求各区域之间保持适当距离,防止交叉感染。例如,生产区内又细分为种兔舍、妊娠舍、哺乳舍、育肥舍等不同用途的兔舍,每个兔舍都需配备独立的进排水系统及通风换气装置,保证空气流通顺畅,温度湿度适宜。这样的布局有利于科学管理,提升养殖效益。
再者,设施设备方面,标准对兔笼规格、饮水系统、饲料加工设备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兔笼的高度一般为40厘米左右,宽度和长度根据兔群规模而定,但每只成年獭兔所需面积不得少于0.5平方米。饮水系统采用自动饮水器,确保每只兔子都能随时饮用清洁的新鲜水。饲料加工则提倡使用全价颗粒料,既便于储存运输又能满足獭兔营养需求。
最后,在卫生防疫措施上,标准要求建立完善的消毒制度,定期对全场环境进行彻底清扫消毒,特别是兔舍内部的地面墙壁要经常冲洗刷拭。一旦发现疑似患病个体,立即隔离治疗,并做好记录备案工作。同时,还鼓励引进优良品种,加强选育改良,不断提高獭兔群体的整体素质。
综上所述,《獭兔规模养殖场建设规范》(DB63/T 1590-2017)是一部全面细致的技术指导文件,它不仅涵盖了獭兔养殖全过程的关键环节,而且结合青海地区的实际情况给出了针对性强的具体建议。对于从事獭兔养殖的企业和个人而言,遵循这一标准有助于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目标,促进獭兔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