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万寿菊“雪域一号”杂交种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生产基地选择、亲本繁育技术、杂交制种技术、种子收获与加工、质量要求及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西藏自治区内万寿菊“雪域一号”杂交种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duction of Hybrid Seeds of Tagetes erecta \"Xueyu No.1\"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583-2017 万寿菊“雪域一号”杂交种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规范万寿菊“雪域一号”杂交种生产的青海省地方标准。该标准对种子生产过程中涉及的环境条件、亲本繁殖、隔离措施、田间管理等关键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确保种子质量和产量。以下从几个重要条文出发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环境条件方面,标准规定了生产基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且土层深厚肥沃的土地,土壤pH值以6.5至7.5为宜。这一要求是为了保证万寿菊生长所需的养分供应和水分管理,避免因土壤过于酸性或碱性而影响植株健康。同时强调要远离其他万寿菊种植区至少2公里以上,防止品种混杂影响种子纯度。
其次关于亲本繁殖,标准指出亲本繁殖田必须实行单品种种植,并且每块繁殖田面积不得小于5亩。亲本繁殖过程中要定期检查植株状况,及时剔除病弱苗及不符合品种特性的植株。此外还要求每年更新一次亲本材料,以保持品种活力。这些措施能够有效保障亲本的质量,为后续杂交制种奠定良好基础。
再者在隔离措施上,标准明确指出不论是亲本繁殖还是杂交制种,都必须采取严格的隔离手段。具体而言,不同品种之间至少需要间隔2公里以上的空间距离;如果采用时间隔离法,则前后茬作物播种期需相差45天以上。并且周围不能存在可能造成污染的设施如化工厂等。这种严格的隔离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外界因素干扰,保证种子纯度。
对于田间管理部分,标准特别强调要做好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建议采用滴灌或喷灌方式灌溉,避免大水漫灌导致土壤板结;施肥时应遵循氮磷钾平衡原则,前期重施基肥后期追施叶面肥。同时密切关注病虫害发生情况,一旦发现应及时采取物理、生物或者化学方法进行综合防治。良好的田间管理不仅有助于提高产量还能改善种子品质。
最后在采收与贮藏环节,标准要求当果实达到八成熟时即可开始采收,避免过早或过晚影响种子质量。采收后的种子需要经过晾晒脱粒后入库保存,库房温度控制在15℃以下相对湿度不超过50%,并且定期检查防止霉变虫蛀等问题发生。这样可以延长种子寿命并维持其发芽率。
总之,《DB63T 1583-2017》从多个角度对万寿菊“雪域一号”杂交种生产过程进行了系统化指导,涵盖了从选地到采收贮藏全过程的技术要点,对于推动该品种规模化优质高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