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海水中苯系物的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测定方法的技术要求、试验步骤和结果计算。本文件适用于海水中苯系物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Benzene Compounds in Seawater by Purge and Trap Gas Chromatography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T 1602-2016 海水中苯系物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是一项福建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利用吹扫捕集与气相色谱联用技术测定海水中苯系物的分析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海水样品中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六种苯系物的测定。这些物质在海洋环境中可能来源于工业排放、船舶活动或陆源污染等。
原理
样品经过酸化处理后,通过吹扫捕集系统将挥发性苯系物从水相转移到气相,并被冷阱浓缩。随后,通过热解吸进入气相色谱柱分离,利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定量检测各组分浓度。
试剂与材料
用于实验的所有试剂需为分析纯级别及以上,且水应符合GB/T 6682规定的三级水质要求。特别强调使用标准品配制的标准溶液浓度范围及保存条件,确保测量准确性。
仪器设备
包括但不限于吹扫捕集装置、气相色谱仪以及配套的数据处理软件。对于仪器参数如进样口温度、柱温程序设定等都有明确要求,以保证分离效果最佳。
样品采集与前处理
采样时应避免阳光直射并尽快完成预处理步骤,防止目标化合物损失。样品需立即加入适量磷酸调节pH至接近中性,并迅速转移至实验室进行后续操作。
分析步骤
1. 将预处理好的样品注入吹扫捕集管内,在一定流量氮气流下将挥发性有机物吹出。
2. 经过捕集阱富集后的气体导入GC柱中进行分离。
3. 使用FID检测器记录峰面积或峰高,依据校准曲线计算待测物质含量。
结果表示与报告
最终结果以mg/L形式表达,并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当某项指标低于检出限时,应在报告中标明“未检出”。此外还应包括实验室信息、采样地点、日期等相关细节内容。
精密度与准确度
为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标准提供了重复性和再现性的测试数据,同时给出了加标回收率范围作为参考值,帮助使用者评估其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
以上是对《DB35/T 1602-2016》核心部分的关键解读,旨在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理解和执行该标准,从而获得可靠准确的监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