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准格尔籽粒苋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整地与施肥、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地区准格尔籽粒苋的栽培生产。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 var. Zhunge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1211-2017准格尔籽粒苋栽培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针对准格尔地区籽粒苋种植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这项标准对籽粒苋的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规范,为提高籽粒苋产量和品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中关键条款包括:
1. 品种选择:应选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质品种。如“准格尔1号”等经过审定的优良品种。这确保了种植的基础质量。
2. 种子处理:播种前要进行精选和晒种,可使用根瘤菌剂拌种。种子纯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这样能保证出苗整齐健壮。
3. 栽培密度:大田栽培行距40-50厘米,株距20-30厘米,每亩保苗量1.5万-2万株。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热资源。
4. 施肥管理: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氮磷钾复合肥。追肥在苗期和拔节期分两次进行,每次每亩施尿素10-15公斤。科学施肥可以满足植株生长需求。
5. 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特别要注意防治锈病和蚜虫的危害。
6. 收获时期:当植株主穗变黄、副穗变褐时即可收获。过早或过晚收获都会影响籽粒品质。
这些条款构成了籽粒苋栽培的基本框架,遵循这些要求能够有效提升种植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