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黄梁木(Cryptocarya concinna Hance)育苗的术语和定义、苗圃地选择与准备、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黄梁木的育苗生产及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Cryptocarya concinna Ha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2024-2017《黄梁木育苗技术规程》是广东省地方标准,对黄梁木的育苗技术进行了系统规范。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种子采集方面,标准指出应在每年9月至10月间采集成熟果实。要求采集的种子饱满、无病虫害,且千粒重应不低于150克。采集后需及时晾晒或烘干处理,确保种子含水量低于12%,以提高发芽率。
关于播种育苗,标准建议采用条播方式,行距保持在20至30厘米之间。播种深度为2至3厘米,每亩播种量控制在10至15公斤。播种后要覆盖细土,厚度约为1至1.5厘米,并适当镇压,保持土壤湿润。
对于幼苗管理,标准强调要加强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幼苗期应保持土壤适度湿润,避免积水。施肥宜选用氮磷钾复合肥,每月施一次,浓度不宜过高。同时,要定期检查苗圃环境,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物理、生物或化学方法进行防治。
这些条文从种子采集到育苗管理都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黄梁木苗木的质量和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