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龙眼高接换种的技术要求,包括接穗选择、嫁接时间、嫁接方法、管理措施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地区龙眼树的高接换种技术指导。
Title:Longan High Grafting Replacement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1476-2016《龙眼高接换种技术规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龙眼树的高接换种技术操作流程。以下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地区以龙眼为主栽品种的果园进行高接换种的技术指导。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区域和对象,确保技术措施符合当地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
二、术语和定义
1. 高接换种:在保留原有树体的基础上,通过嫁接新品种枝条来更换原有品种的方法。
2. 嫁接部位:通常选择主干或大分枝作为嫁接点。
3. 嫁接时间:最佳时期为春季萌芽前或秋季落叶后。
三、砧木准备
1. 砧木选择:应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成龄龙眼树作为砧木。
2. 树冠修剪:嫁接前需对砧木树冠进行适度修剪,以减少养分消耗,促进嫁接成活率。
四、接穗采集与处理
1. 接穗来源:从优良母株上选取当年生发育充实的枝条作为接穗。
2. 接穗处理:剪取长度约15-20厘米,保留2-3个芽眼,削平切面,蘸取适量生根粉。
五、嫁接方法
1. 切接法:在砧木直径3-5厘米处斜切一刀,角度约为45度,深度达木质部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将接穗插入,使形成层对齐。
2. 劈接法:先将砧木截断,用刀劈开,将接穗削成楔形插入,确保形成层接触紧密。
六、嫁接后的管理
1. 绑缚固定:使用塑料薄膜带将接口绑紧,防止松动影响愈合。
2. 检查成活:嫁接后15-20天检查是否成活,若发现接口干枯应及时补接。
3. 剪除多余枝条:待新梢长至10厘米左右时,适当疏除砧木上的萌蘖。
七、病虫害防治
1. 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
2. 综合防治:采用物理、化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防控,避免单一用药造成抗药性。
八、注意事项
1. 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各项技术要点。
2. 嫁接过程中要保持工具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3. 注意天气变化,避开风雨天进行操作。
以上内容是对DB45/T 1476-2016中关键部分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从事龙眼种植的专业人士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