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冬季短段木灵芝栽培的术语和定义、栽培场地选择与准备、短段木制作与处理、接种与发菌管理、出芝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与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地区冬季利用短段木栽培灵芝的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inter Cultivation of Lingzhi Using Short Lo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1470-2016冬季短段木灵芝栽培技术规程》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的,旨在规范冬季短段木灵芝的栽培技术。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范围:该标准适用于以短段木为基质,在冬季条件下进行灵芝栽培的技术操作。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领域和适用季节。
2. 术语和定义:
- 短段木:指长度不超过30厘米的原木或枝条。
- 菌棒:将短段木加工成适合接种灵芝菌种的形式。
3. 环境条件:
- 温度:冬季栽培时,温度应控制在10℃至20℃之间,这是灵芝生长的最佳温度区间。
- 湿度: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5%,基质含水量约为60%-65%。
4. 材料准备:
- 短段木选择:选用直径5-15厘米、无病虫害的新鲜木材。
- 接种前处理:短段木需经过灭菌处理,确保无杂菌污染。
5. 接种与培养:
- 接种时间:通常在11月至次年1月期间进行。
- 接种方法:采用穴播法或层播法,每根短段木接种点不少于5个。
- 培养室管理:保持室内清洁,定期通风换气,防止高温高湿导致病害发生。
6. 出菇管理:
- 出菇期:一般从接种后第4个月开始出现子实体。
- 光照要求:适当增加散射光,促进灵芝生长。
- 水分管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喷水频率,避免积水。
7. 采收:
- 采收标准:当灵芝盖边缘变白且孢子粉释放时即可采收。
- 采收方式:小心剥离,避免损伤菌棒。
以上是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具体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及具体生产条件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