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红麻-水稻水旱轮作栽培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栽培技术要求、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的技术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地区红麻与水稻水旱轮作的生产栽培。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ed Hemp-Rice Aquatic and Dry Rotation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1462-2016红麻-水稻水旱轮作栽培技术规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规定了红麻与水稻水旱轮作的栽培技术要求。以下对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红麻和水稻水旱轮作的种植区域。明确指出该标准适用于广西地区,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了指导依据。
二、术语和定义
1. 水旱轮作:在同一块耕地上,按一定年限轮换种植水稻和红麻的种植方式。这一定义明确了水旱轮作的概念,即在同一地块上交替种植不同作物。
2. 起垄种植:将耕地起成垄状进行种植的方式。解释了起垄种植的具体操作方法,有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作物产量。
三、栽培技术
1. 红麻种植
(1)播种期:春播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秋播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合理安排播种时间,有利于红麻的生长发育。
(2)播种量:每亩用种量为0.75-1.0公斤。控制好播种量,既能保证出苗率,又能避免浪费种子。
(3)施肥:基肥施用腐熟有机肥1500-2000公斤/亩,追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移栽后7-10天,第二次在封行前。科学施肥能促进红麻生长,提高产量。
2. 水稻种植
(1)品种选择:选用优质高产抗病品种。选择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2)插秧密度:每亩插秧1.8-2.2万穴。合理的插秧密度有助于水稻的通风透光,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3)灌溉管理:保持田间湿润,特别是在抽穗扬花期要保持水层深度3-5厘米。良好的水分管理能够保障水稻正常生长发育。
四、病虫害防治
1. 防治原则: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采取农业、物理、生物等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
2.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倒茬,加强田间管理。通过农业手段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
3. 物理防治:利用黄板诱杀蚜虫等害虫。物理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显著。
五、收获
1. 红麻收获:当大部分叶片枯黄脱落时即可收获。及时收获可防止红麻纤维质量下降。
2. 水稻收获:当稻谷达到90%以上成熟度时即可收割。适时收获确保稻谷品质和产量。
六、注意事项
1.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2. 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具体技术参数,但不得低于本标准规定的要求。